期刊简介

               本刊系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主办的全国血吸虫病(寄生虫病)专业性技术类科技期刊。1989年2月创刊,为双月刊,逢双月15日出版。办刊宗旨为贯彻预防为主方针,面向全国、面向基层、面向防治、促进血吸虫病(寄生虫病)防治事业发展,为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666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3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208.00

杂志荣誉 第三届江苏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6661
  • 国内刊号:32-137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第三届江苏省优秀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2年第1期文章
  • 甲基硝基亚硝基胍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磷酸酶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对日本血吸虫成虫培养细胞碱性磷酸酶(AKP)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方法将虫龄26d的日本血吸虫成虫细胞接种于小盖玻片上,在RPMI-1640含20%小牛血清附加常量抗生素的常规培养基中培养第7天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含浓度为3μg/mlMNNG的常规培养基处理48h,对照组用不含MNNG的常规培养基处理同样时间,随后换用常规培养基培养3......

    作者:刘晴;董惠芬;蒋明森;明珍平;钟沁萍 刊期: 2002- 01

  • 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重链可变区基因的体外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

    目的分离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重链可变区(VH)基因并测定其序列.方法根据鼠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FR1和FR4序列的保守性,化学合成体外扩增Ig重链可变区基因的数对引物.以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的杂交瘤细胞株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VH基因,将其克隆入pUC19载体,重组子用Sanger's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序列,将序列与GeneBank中已发表的抗体序列比较.结果......

    作者:宋晓彤;冯振卿;仇镇宁;李芸茜;林敏;柏慧;沙家豪;管晓虹 刊期: 2002- 01

  • 长江下游3省血吸虫病GIS数据库的建立与分析

    目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长江下游江苏、安徽、江西3个省血吸虫病相关数据库和地理分布图,并对疾病流行状况进行纵向分析.方法收集3个省近20年的血吸虫病流行病学数据及相关的气象、水文数据,在ArcView3.0a软件支持下建立相应GIS数据库.结果分别获得3个省血吸虫病流行GIS数据库,并作出各年份县界疫情图610幅.对代表年份的重要疫情指标进行GIS分析.结论GIS制作的图片简洁、直观,支......

    作者:杨国静;周晓农;汪天平;林丹丹;胡飞;洪青标;孙乐平 刊期: 2002- 01

  • 1996-2000年宁波市血吸虫病传染源监测分析

    宁波市原是血吸虫病流行区,历史上流行区共46个乡,339个村,人口316760人,累计病人16926例,其中晚血病人331例.经过几十年的综合防治,于1992年全市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为防止疫情反复,达标后继续开展巩固监测工作,现将1996-2000年传染源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丽萍;许国章;祝传根;张吉楠;孙亚维 刊期: 2002- 01

  • 吡喹酮全民化疗的副反应观察

    在实施世行贷款血防项目中,对重度流行村(居民感染度≥15%),人群中6-60岁的人群采用吡喹酮全民服药.现将我县1997年4月在山区西甸村全民服药后产生的副反应作观察分析.......

    作者:范福美 刊期: 2002- 01

  • 1990-1999年富阳市疟疾监测报告

    富阳市位于浙江省北部,属山地丘陵区,1999年底总人口61万多.50-70年代曾出现4次疟疾暴发流行,1955年发病率高达3989.41/10万,除1963年发现2例恶性疟外,均为间日疟.随着大规模疟防工作的开展,70年代中期后,发病率稳定下降,至1989年达到基本消灭标准.为巩固疟防工作的成果,1990年以来开展疟疾后期监测,报告如下.......

    作者:王雪华 刊期: 2002- 01

  • 云南高原盆地血吸虫感染者和非感染者肠道蠕虫调查

    为了解日本血吸虫感染后在宿主体内有否促进或者抑制其它肠道蠕虫感染的作用.作者于1999年10月,对血吸虫病流行区永胜县光华乡新民行政村的3个自然村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谭泽芬;王琼英;李灿兴;肖世江 刊期: 2002- 01

  • 太平村3例急性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2000年9月下旬,浙江省常山县球川镇太平村同时发生了3例急性血吸虫病,这是当地达到阻断血吸虫病传播标准后首次出现.我们于9月下旬-10月中旬对该村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詹福初;李土荣;邵坚强;郑金春 刊期: 2002- 01

  • 吡喹酮与辅助药同服减少副反应的观察

    在血吸虫病高度流行区,对6-60岁人群实施顿服吡喹酮全民化疗,是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有效方法.由于服药者是人多面广的群体,在第1年首次投药时,虽然经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排除了若干不适宜顿服者,但是由于一次多量吡喹酮的冲击作用和个体差异、心理因素等,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服用者出现了副反应.调查统计显示以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副反应为多见.根据临床常规处理吡喹酮副反应的方法和经验,第2年投药时,采用了吡喹酮与......

    作者:洪土改;项希鹏 刊期: 2002- 01

  • 血防健康教育对流动人群的影响

    荆门市于1990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由于该处于众多血吸虫病流行区包围之中,经调查,平均每月来往疫区的流动人口约13万人次,占全部人口的33.3%,其人群血吸虫感染率为4.9%.......

    作者:丁兆军;胡永华;戴裕海;黄泽金;万木兰 刊期: 2002-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