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主办的全国血吸虫病(寄生虫病)专业性技术类科技期刊。1989年2月创刊,为双月刊,逢双月15日出版。办刊宗旨为贯彻预防为主方针,面向全国、面向基层、面向防治、促进血吸虫病(寄生虫病)防治事业发展,为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                

首页>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6661
  • 国内刊号:32-137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第三届江苏省优秀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8年第03期

体内电穿孔增强日本血吸虫核酸疫苗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

戴洋;朱荫昌;唐建霞;王晓婷;鲁飞;章辉;徐明;许永良;管晓虹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 鸡尾酒式DNA疫苗, 鸡尾酒式蛋白疫苗, 体内电穿孔, 联合免疫
摘要:目的 探讨体内电穿孔技术增强日本血吸虫核酸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 分别大量制备质粒pcDNA3.1-SjC23、pcDNA3.1-SjCTPI、pcDNA3.1-(CDR3)6和重组蛋白SjC23-HD、SjCTPI与NP30.上述3种质粒DNA以等量混合后即为鸡尾酒式DNA疫苗,3种蛋白以等量混合后即为鸡尾酒式蛋白疫苗.7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A、B、C、D、E 5组,每组14只.A组为自然感染组;B组(电脉冲空质粒对照组)每只小鼠分别在第0、3、6周经股四头肌注射100μl pcDNA3.1,每次注射时辅以体内电穿孔;C组(电脉冲空质粒+混合蛋白对照组)空质粒免疫及体内电穿孔同B组,但于第9周每鼠经背部皮下多点注射100μl混合蛋白疫苗+100μl福氏完全佐剂(FCA);D组(电脉冲混合DNA组)每只小鼠分别在第0、3、6周经股四头肌注射100μl混合DNA疫苗,每次免疫时辅以体内电穿孔;E组(电脉冲混合DNA+混合蛋白组)混合DNA免疫及体内电穿孔同D组,但于第9周每鼠经背部皮下多点注射100μl混合蛋白疫苗+100μl FCA.DNA免疫组末次免疫后4周,蛋白加强组末次免疫后2周,所有小鼠同时经腹部皮肤感染(40±1)条尾蚴.攻击感染后42d剖杀小鼠,计数成虫及肝脏虫卵数.首次免疫前2d及感染前2d分别经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检测IgG抗体水平、抗体亚类IgG1及IgG2a,并取小鼠脾脏制备单个脾细胞,检测细胞因子IL-2、IL-4、IFN-γ的水平.结果 C、D组和E组的减虫率分别为18.09%、45.00%和57.09%,D组和E组的减虫率均显著高于C组(P均<0.01),且E组的减虫率高于D组(P<0.05);C、D组和E组的减卵率分别为12.49%、50.88%和59.26%,D组和E组的减卵率均显著高于C组(P均<0.01),且E组的减卵率高于D组(P<0.05).C、D、E 3组小鼠血清都检测到特异性IgG抗体,抗体亚类IgG2a/IgG1比值分别为0.394、3.518、0.914.D、E 2组小鼠IL-2、IFN-γ含量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升高,IL-4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体内电穿孔技术可显著提高日本血吸虫核酸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