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主办的全国血吸虫病(寄生虫病)专业性技术类科技期刊。1989年2月创刊,为双月刊,逢双月15日出版。办刊宗旨为贯彻预防为主方针,面向全国、面向基层、面向防治、促进血吸虫病(寄生虫病)防治事业发展,为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666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3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208.00

杂志荣誉 第三届江苏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6661
  • 国内刊号:32-137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第三届江苏省优秀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3年第6期文章
  • “螺威”植物杀螺剂现场灭螺效果研究与示范Ⅳ安徽省东至县江滩现场灭螺效果

    目的评价植物杀螺剂4%螺威粉剂(TDS)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滩环境的现场灭螺效果,为大规模现场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安徽省东至县选择一条垸内沟渠和一片江滩,分别采用2.5g/m3和5g/m2TDS进行浸杀法和喷洒法灭螺试验,以2g/m3和2g/m2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WPN)为对照进行对比观察,统计分析不同环境、不同药物的现场杀螺效果,并对两种药物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浸杀1、2、3d和7......

    作者:舒发;陈胜友;解卫平;周平;孙乐平;贾铁武 刊期: 2013- 06

  • 两种塑料地膜覆盖法在丘陵地区灭螺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并比较无色和黑色塑料地膜覆盖法在丘陵山区的灭螺效果.方法选择钉螺密度较高的山区环境,设无色地膜、黑色地膜和未覆盖地膜对照组3个组.覆盖地膜后1、3、7、15、30d对各组进行1次螺情调查,观察钉螺死亡率及钉螺密度下降率,并记录每小时气温、对照组土表温度、膜内土表及土下5、15cm处温度.结果无色地膜组1、3、7、15、30d钉螺死亡率分别为36.84%、78.94%、95.92%、100.......

    作者:周云;张标;王志美;赵家慧;冒姝;谢德兵;梅枝忠;张俊;洪青标 刊期: 2013- 06

  • 广州市花都区儿童蛲虫感染分布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广州市花都区儿童蛲虫感染及分布现状,为蛲虫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在全区所有乡(镇、街道)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24所幼儿园和小学作为调查点.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每点调查10岁以下儿童200人以上.采用问卷方式进行相关影响因素调查,在每所幼儿园调查家长、学校调查学生各50名以上.建立Excel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9-12月共检查9777人,......

    作者:安耀武;庞新莉;刘杰兵;黄少玉;李凯;邓卓晖;阮彩文;刘小宁;任文锋 刊期: 2013- 06

  •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晚期血吸虫病并门静脉海绵样变

    目的探讨晚期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对湖南省血吸虫病防治所附属湘岳医院18例晚期血吸虫病合并门静脉海绵样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例患者先行内镜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后因再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分别于术后32、40个月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随访6~72个月,未再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

    作者:罗凤球;刘佳新;潘舸;王鹏;丁国建;邓维成 刊期: 2013- 06

  • 1992-2012年汕头市疟疾疫情分析

    目的了解汕头地区疟疾流行特点、规律和变化趋势.方法收集1992-2012年汕头市疟疾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2-2012年汕头市共报告疟疾556例,年均发病率为0.056/万;2003年后,未出现疟疾继发病例和局部暴发.疟疾病例男女性别比例为3.34∶1,主要集中在15~45岁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82.73%.农民(含农民工)和工人发病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9.21%......

    作者:陈军华;黄建云;陈宏辉;庄虹 刊期: 2013- 06

  • 2011年荆州市血吸虫病疫情监测

    目的掌握2011年荆州市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状况.方法根据《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人畜病情和螺情等疫情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荆州市64个监测点居民平均感染率为1.48%,50岁以上人群感染率较高,未出现急性感染病例;晚期病人共170例;耕牛平均感染率为1.38%.有螺面积为3034.03hm2,感染性钉螺面积为25.66hm2,活螺平均密度为0.74只/0.1m2......

    作者:别文涛;郑增旺;袁梅枝 刊期: 2013- 06

  • 钉螺人工群体感染血吸虫时间的优化

    目的探讨钉螺人工群体感染血吸虫的优化时间.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日本血吸虫毛蚴分别感染钉螺2、3、4h3组,观察感染60~120d后各组钉螺死亡率、钉螺感染率及尾蚴获得量,分析各组3个指标的差异,以钉螺死亡率相对低、钉螺感染率和尾蚴获得量相对高的钉螺感染时间为优时间.结果3h感染组60d的钉螺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钉螺死亡率低于其他组(P<0.05),60~120d的尾蚴获得量显......

    作者:熊春蓉;姚韵怡;杨坤 刊期: 2013- 06

  • 血吸虫尾蚴侵染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尾蚴穿透宿主皮肤是血吸虫成功感染终宿主的第一步.尾蚴钻腺分泌的蛋白酶在穿透宿主皮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对于血吸虫感染分子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包括丝氨酸蛋白酶和半胱氨酸蛋白酶在内的尾蚴分泌蛋白酶上.已有研究表明,曼氏血吸虫主要靠尾蚴分泌的弹性蛋白酶穿透宿主皮肤,日本血吸虫则主要利用组织蛋白酶B2侵入宿主体内.尾蚴入侵分子机制的阐明有助于新型血吸虫病疫苗的研制和药物靶点的发现.......

    作者:杜晓峰;鞠川;胡薇 刊期: 2013- 06

  • 血吸虫中间宿主螺类淋巴细胞形态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螺类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对血吸虫病流行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地域的螺类对血吸虫具有不同的易感性,这可能与螺体内淋巴细胞的不同有关.螺类淋巴细胞的分类尚未有统一标准,通常按淋巴细胞胞内有无颗粒分为颗粒细胞和透明细胞.颗粒细胞在免疫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透明细胞的免疫作用较小.此外,螺类组织分泌的可溶性因子也有可能发挥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郑盛邦;周艺彪;姜庆五 刊期: 2013- 06

  • 提高寄生虫病技能竞赛成绩的体会

    通过对参加的几次全国及省级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进行回顾,总结不断提升寄生虫病检测技能、提高竞赛成绩的体会.......

    作者:陈杰 刊期: 2013-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