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主办的全国血吸虫病(寄生虫病)专业性技术类科技期刊。1989年2月创刊,为双月刊,逢双月15日出版。办刊宗旨为贯彻预防为主方针,面向全国、面向基层、面向防治、促进血吸虫病(寄生虫病)防治事业发展,为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666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3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208.00

杂志荣誉 第三届江苏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6661
  • 国内刊号:32-137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第三届江苏省优秀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8年第1期文章
  • 2004~2006年荆州市急性血吸虫病调查

    荆州市属湖沼水网型血吸虫病重流行区,2004年全市实施血吸虫病防治重点项目,为了解实施重点项目以来急性血吸虫病(急血)流行特征和规律,现将2004~2006年全市132例急血个案和3起突发疫情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何亮才;王加松;荣先兵;董娟;袁梅枝;付正银;彭孝武;赵耀升 刊期: 2008- 01

  • 应用知识决策树分类遥感影像识别鄱阳湖区钉螺孳生地

    目的探讨基于专家知识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分类TM遥感影像识别鄱阳湖区钉螺孳生地.方法收集分类的地面样本点,分析同时期的鄱阳湖洲滩植被与钉螺分布关系数据,对同一时相的TM遥感影像,选取合适的试区,分析试区典型地物和地面样本点的光谱特征,形成用于分类的专家经验性知识,然后采用基于知识模型的专家决策分类方法分类识别钉螺孳生地.结果将试区分为6类,分别是苔草群落、荻草群落、虉草群落、藻类水体、河流和湖水体、滩......

    作者:张健钦;龚建华;黄明祥;林文鹏 刊期: 2008- 01

  • 间接血凝试验NP30筛检血吸虫病效果

    目的评价间接血凝试验(IHA)、NP30在血吸虫病大规模现场调查中的筛检作用.方法选择疫区村1338人,采用双盲法,同时采用尼龙绢集卵孵化法和IHA、NP30血清学检查,计算其血检阳性率、粪检阳性率、人群感染率;尼龙绢集卵孵化法分别与IHA、NP30、IHA+NP30配对,计算IHA、NP30、IHA+NP30血检过筛的粪检漏检率.结果1338人的粪检阳性率为9.72%.IHA、NP30、IHA+......

    作者:袁梅枝;王加松;彭孝武;陈伦超;何坚;陈艳 刊期: 2008- 01

  • GIS RS GPS在山区钉螺调查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对山区平坝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分布进行调查的效果.方法利用GPS收集云南省洱源县新联行政村的钉螺分布沟渠数据,经差分后用RS、GIS软件和该区域遥感影像进行重叠,绘制高质量钉螺分布图,将钉螺调查数据链入电子螺情图,建立GIS数据库.结果绘制了新联行政村及其自然村的历史有螺沟渠分布图,初步建立了该村螺情GIS数据库.结论......

    作者:董毅;杨坤;张云;董兴齐;冯锡光;李宏军;起云亮 刊期: 2008- 01

  • 嘉兴市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病情监测

    目的掌握嘉兴市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的病情动态变化,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环卵沉淀试验(COP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对当地7岁以上人群开展新感染、残存传染源、外来输入性传染源监测和各医疗单位疑似血吸虫病人监测,并调查晚期血吸虫病人的动态变化.结果1995~2006年共监测各类人员772389人(次),血清学阳性20889人,阳性率2.70......

    作者:王金荣;俞文美;顾伟玲;吴益康 刊期: 2008- 01

  • 吡喹酮抗血吸虫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目前,化学治疗控制血吸虫病仍然是主要手段之一.现阶段的治疗血吸虫病药物中,吡喹酮以其疗效高、疗程短、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成为治疗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的首选药物.随着吡喹酮在流行区的大量长期使用,血吸虫抗药性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虽然吡喹酮治疗血吸虫病已30余年,但其作用机制仍未充分阐明,这极大地阻碍了抗血吸虫新药的发展.已有研究报道,吡喹酮作用于血吸虫可改变Ca......

    作者:李欣;夏超明 刊期: 2008- 01

  •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误诊为晚期血吸虫病1例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myelofibrosis)是病因尚不明的骨髓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症.本院将1例该病误诊为晚期血吸虫病(晚血)巨脾型而行脾切除手术,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振 刊期: 2008- 01

  • 晚期血吸虫病上消化道出血致左眼失明1例

    晚期血吸虫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血吸虫病疫区是常见的病症,其并发症较多.但因出血致视力失明尚不多见,近本院诊治1例.......

    作者:谢鹏举 刊期: 2008- 01

  • 彭山县实施无耕牛县策略及方法

    2006年全国血防工作会议后,彭山县积极探索控制血吸虫病的新路子、新模式,提出了狠抓人畜粪便管理,以机代牛,创建无耕牛县的控制血吸虫病策略,以遏制该县血吸虫病传播控制后的疫情回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林敏 刊期: 2008- 01

  • 关于沉螺池防螺效果评估标准的思考

    目前,为了防止钉螺随水流扩散,部分血吸虫病疫区已兴建了一些沉螺池,仅湖北省荆州市1995年以来就先后投资800多万元,修建大小沉螺池70座.由于设计部门、设计标准、阻螺模式、维护管理方式不尽一致,沉螺池防螺效果可能不同.为客观科学评价沉螺池防螺效果,首先必需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标准,以下是我们关于沉螺池防螺效果评估标准的一些思考.......

    作者:付正银;王加松;彭孝武;赵耀升 刊期: 2008-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