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和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主办的全国血吸虫病(寄生虫病)专业性技术类科技期刊。1989年2月创刊,为双月刊,逢双月15日出版。办刊宗旨为贯彻预防为主方针,面向全国、面向基层、面向防治、促进血吸虫病(寄生虫病)防治事业发展,为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出版部门: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666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2-1374/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江苏

出版地区 江苏

订购价格 208.00

杂志荣誉 第三届江苏省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6661
  • 国内刊号:32-137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第三届江苏省优秀期刊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7年第5期文章
  •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晚期血吸虫病顽固性腹水38例

    2004~2006年,本院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晚期血吸虫病顽固性腹水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培香 刊期: 2007- 05

  • 不同地区感染性钉螺逸蚴数量的观察

    室内实验条件下培养的感染性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尾蚴的主要来源.为了获取更多的尾蚴,许正元等[1]报道了日本血吸虫毛蚴感染湖北钉螺指名亚种的逸蚴数量,同时也报道过雌、雄钉螺逸蚴高峰与逸蚴量[2].但不同地区钉螺个体大小感染后获得的阳性钉螺逸蚴高峰与逸蚴数量的关系报道比较少,为此进行了这方面的实验观察.......

    作者:姜玉骥;黄轶昕;洪青标;奚伟萍 刊期: 2007- 05

  • 2001~2005年金华市婺城区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金华市婺城区原属山丘型血吸虫病中度流行区,历史累计钉螺面积1865.30hm2,累计病人33258例,其中晚期血吸虫病人(晚血)789例,现存晚血病人7例.经过近50年的积极防治,于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而后进入了巩固监测阶段.至今未发现新感染、急性感染病例和感染性钉螺.现将2001~2005年婺城区血吸虫病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邵丰尧;章兰金;蔡祖华;王道芳 刊期: 2007- 05

  • 丽江市古城区钉螺分布现状

    为了掌握丽江市古城区钉螺分布状况,2004~2005年对全区进行了螺情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李文清;宗学员 刊期: 2007- 05

  • 2003~2005年霞浦县残存钉螺消长情况

    霞浦县1964年发现血吸虫病流行,是福建省迟发现的山丘型重疫区.疫区分布在7个乡(镇),历史有螺面积1015.57hm2.1986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后,1987~2000年螺情监测虽然每年发现残存钉螺,但面积小、密度低,孤立分散.而2003年之后有螺面积呈较大幅度回升.现将2003~2005年残存钉螺消长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方永恩;吴爱芬;陈永棋;许耀文 刊期: 2007- 05

  • 1996~2005年上海市输入性血吸虫病病例分析

    上海市历史上曾是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经过几十年的积极防治,198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随后转入巩固监测阶段.迄今未发现内源性急性感染或新感染病人、病畜,也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血防成果巩固.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来自疫区务工人员大量涌入以及城市居民的大量外出,血吸虫病疫情正向城市扩散蔓延,对血防成果构成严重威胁[1-3].为了解输入性病例对本市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我们对1996~2005......

    作者:江西均;靳艳军;蔡黎 刊期: 2007- 05

  • 上海市闵行区居民血吸虫病防治知识水平调查

    血吸虫病是一种对人畜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被列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为严重的6大热带病之一.血吸虫感染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让人群充分了解本病的相关预防知识,改变不良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对防制血吸虫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黎芳;王婉洋;谈逸云;申惠国 刊期: 2007- 05

  • 脾切除术后的体位改进指导及护理

    脾切除病人由于术前病程长,脾功能亢进、贫血、营养失调等原因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术后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并发膈下脓肿,常常影响脾切除术后的康复,并大大延长住院时间,给病人心身和经济都增加负担.为了降低并发症、缩短病程,我们改进以往的护理方法,治疗效果理想.现总结如下.......

    作者:沈海香;徐邦和;万莲荷 刊期: 2007- 05

  • 义务市外来务工人员血吸虫病监测

    义乌市历史上是全国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县(市)之一,自1994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以来,加强了螺情、病情监测,至今未发现本地急、慢性血吸虫病病人、新感染病人(畜)和感染性钉螺,血防成果巩固.但义乌市流动人口多达20余万,人流、物流频繁,外来血吸虫病人、病畜随时有输入的可能,加上本地个别区域有钉螺存在,血吸虫病有可能重新流行.因此,我们对来自血吸虫病现流行区的部分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了一次免费血吸虫......

    作者:陈劲华;翁正军 刊期: 2007- 05

  • 用配对法对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感染HBV的调查

    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由于调查地区、选择对象及方法的不同,结果颇不一致.有学者认为,晚血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HBV,且感染后的HBV不易被已受损的肝脏清除,故晚血患者HBV感染率较其他人群高.近,我们在既往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对已确诊建卡的部分晚血患者作血清HBV标志物检测,同时配对调查同一地区的非晚血人群,报告如下.......

    作者:牛雪花 刊期: 2007- 05